大连艺术学院音乐学专业(文化艺术事业服务与管理方向)考试试题及答案

2022年05月24日

 题目

一、填空题

1.《城南旧事》的导演是          

2.《高山下的花环》的导演是          

3.京剧四大名旦是                                           

4.“唐宋八大家”是                                                                     

5.电影《黄土地》的导演是          

6.电影《辛德勒的名单》的导演是          

7.小说《伤痕》的作者是         

8.小说《春》的作者是          

9.电影《秋菊打官司》的导演是          

10、油画《拾穗者》是画家 的作品。

11、我国第一代导演的代表人物有                            

12、我国四大发明是                            

13、电影《党同伐异》的导演是        

14、《荷马史诗》分为                  两部分。

二、名词解释

1.《诗经》

2.电视小品

3.制片人制度

4.“临川四梦”

5.元杂剧

三、判断题

1.《十面埋伏》的导演是张艺谋。(            )

2.“信天游”是陕北民歌。(          )

3.五音分为宫、商、角、徵、羽。(           )

4.《阳光灿烂的日子》主演是姜文。(          )

5.《歌女红牡丹》是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          )

6.陈凯歌的代表作是《孩子王》。(         )

7.电影诞生于1895年的德国。(         )

四、热点评述

1.我国文艺汇演输入与输出比值为10:1,版权输入与输出形成鲜明的对比。

问:中国文化产品为什么处于弱势地位,应采取什么措施?

2.长城、故宫、秦始皇陵兵马俑、云南三江游等文化遗产一到节假日就出现“爆满”现象。中国应当如何保护文化遗产?如何解决大众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的矛盾?

 答案

一、填空题

 

1.吴贻弓

2.谢晋

3.梅兰芳  尚小云  荀慧生  程砚秋

4.欧阳修  王安石  苏轼  苏洵  苏辙  曾巩  韩愈  柳宗元

5.陈凯歌

6.斯皮尔伯格

7.卢新华

8.巴金

9.张艺谋

10.米勒

11.郑正秋  张石川  任彭年

12.火药  指南针  造纸术  活字印刷术

13.格里菲斯 

14.《伊利亚特》《奥德赛》


二、名词解释

1.《诗经》: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的诗歌311篇,现存305篇,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先秦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

2.电视小品:一种极具特色的电视荧屏节目,是广大电视观众所喜闻乐见的艺术表现形式之一。是通过电视这个特定的媒体播放的带有故事情节的,有着明确主题和强烈戏剧冲突的电视节目。它播映时间短,人物、情节都比较简单,常常撷取生活中的一件小事或人的一个特征,迅速及时地反映生活的某个侧面。

3.制片人制度:是指广播电视节目以制作人为中心的一种制度。制片人拥有对节目的生产制作,包装,推介,优化,转产等流程的实际操作经营权和对相关人员的指挥领导权。

4.“临川四梦”:又称“玉茗堂四梦”,指明代剧作家汤显祖的《牡丹亭》、《紫钗记》、《邯郸记》、《南柯记》四部作品。汤显祖的“四梦”是一种原本的真实,包含了深邃的思想内涵,以虚幻的纪梦方式,表明鲜明的价值取向。

5.元杂剧:又称北杂剧、北曲、元曲,是用北曲(北方的曲调)演唱的一种戏曲形式。金末元初产生于中国北方,是在金院本基础上以及诸宫调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作为一种新型的完整的戏剧形式,元杂剧有其自身的特点和严格的体制,形成了歌唱、说白、舞蹈等有机结合的曲艺形式,并且产生了韵文和散文结合的、结构完整的文学剧本。

三、判断题

1.√     2.√     3.√     4.×     5.√     6.√     7.×

四、热点评述

1.我国文艺汇演输入与输出比值为10:1,版权输入与输出形成鲜明的对比。

问:中国文化产品为什么处于弱势地位,应采取什么措施?

(1)我国文化产品处于弱势的原因可概括为不自重、不自信、,不顺畅。

①不自重是指文化产品其实不文化。由于功利思维或从业者素质差,有许多文化产品被大量掺水,注人大量商业元素。

②“不自信”。有一些文化从业者认为月亮就是外国的圆,导致生产出的文化产品不伦不类,国人看不懂,外国人不愿意看。这类产品当然也换不来贸易顺差。

③“不顺畅”。由于机制不畅等原因,当前的“文化制造”中尚有官僚化习气的部分遗存,一些真正出色的作者和作品又被阻滞于“主流”之外。

(2)要将文化产品变弱势为强势,还需进一步做出努力:

①要高度重视文化对塑造大国形象的战略地位和作用。政府要把文化作为重要的“软实力”,树立发展文化是就是举旗帜、树形象的观念,把文化经济和文化外贸设定为战略目标,将文化产业作为朝阳产业,将各种丰富的文化资源转化为社会经济综合效益。

②成立专门机构加强文化指导,制定中长期发展战略。将其纳入社会发展整体规划,成立专门机构对文化发展进行统筹规划,制定近中长期文化发展战略。国家要大力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推进国有文化机构市场化,积极扶持民营文化发展,从宏观上加强引导、管理。

③加强文化研究,跟踪外国先进文化发展动向。大力引进人才、技术和先进的文化理念。在文化发展上认真研究韩国等国文化产业崛起的原因、途径,充分发挥我们人力资源丰富、历史积淀深厚的优势,厚积薄发,实现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

④引进来走出去,采取多种方式开发开放文化产业。与港台及海外华人媒体加强联系,不断拓宽文化合作领域,通过主流传媒大力开展中国文化宣传,开放民营资本进入文化领域开展商业化运作。将中国民乐、中国戏曲、中国杂技、中国功夫等中华精粹通过商业包装,有计划、成批量地投向国际市场。

2.长城、故宫、秦始皇陵兵马俑、云南三江游等文化遗产一到节假日就出现“爆满”现象。中国应当如何保护文化遗产?如何解决大众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的矛盾?

(1)如何保护:我国应注重控制大量游客增长数量对自然资源造成破坏的影响。

①要转变保护文化遗产的观念,树立全新理念,重视环境保护意识。合理控制游客增长的数量,尽可能避免因为接待数量过大而带来对文化遗产及自然资源破坏的风险,这是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政府、旅游企业可以通过各种渠道加强游客的教育工作,从身边事做起保护环境,让人们意识到文化遗产是每个人的财富,保护文化遗产是大家共同的责任。

②完善保护文化遗产的立法,应该进一步完善和修订的具体的法律条文,建立和完善各项保护文化遗产的制度,加大执法力度,对破坏文化遗产的责任人进行追究、处罚。再者,要加大保护文化遗产的宣传力度,形成保护文化遗产的新氛围,各媒体和社会舆论要大力倡导保护文化遗产的作用和意义。

(2)如何解决:文化遗产作为重要的旅游资源的大势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走保护一开发利用一发展一保护的良性发展道路,将是今后文化遗产保护发展的必由之路。

①要正确处理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关系,将文化遗产资源保护的社会性与经济利用价值有机结合,通过合理利用文化资源获取利益,为保护提供资金。文化遗产与文化旅游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关系,旅游开发与文物保护也不是绝对矛盾的;文化遗产是通过旅游来实现其文物价值和社会价值,是通过合理利用产生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

②通过利用唤起人们对文物的热爱、理解,从而有利于其保护。即不能只保护、不利用,更不能过度无序的开发滥用,文化与旅游部门要在保护上达成共识,一定要在科学保护的原则下,谋求的开发利用,保护和利用密切配合,才能既有利于旅游开发,又有利于文物保护,取得双赢。只有旅游开发与文物保护和谐的发展,才能推进文化遗产保护和文化旅游利用的良性互动发展。

相关试题

  • 赣南师范学院广播电视编导专业考试试题及答案(二)
  • 大连艺术学院音乐学专业(文化艺术事业服务与管理方向)考试试题及答案
  • 临沂大学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招生考试试题及答案(二)
  • 天津工业大学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招生考试试题及答案(二)
  • 贺州学院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招生考试试题及答案(二)
  • 大连艺术学院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招生考试试题及答案(一)
  • 四川传媒学院摄影专业招生考试试题及答案
  • 广西民族大学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招生考试试题及答案(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