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非生而知之那么一定是学而知之思而知之行而知之说明了什么,学而知之和生而知之的理解

作者头像
舒兰
回答于 2022-11-30 23:18:01 阅读 574

人非生而知之那么一定是学而知之思而知之行而知之说明了什么

1、说明了一个人在社会中必须要不断的学习,才能不断的进步,学会自己需要学习的知识。

2、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4、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6、这里的『困』字,指困惑而有所不通。

7、『民』字,指普通人,这种人。

8、孔子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生来就知道的人,是上等;学习以后才知道的,次一等;遇到困惑再去学习的,又次一等;遇到困惑还不学习的,这种人就是下等的了。

10、怎样理解孔子对人的高下之分呢?孔子就学与不学判别人的高下,把人分为『生而知之」、『学而知之』、『困而学之』、『困而不学』四等,其本意在于勉励人们向学。

11、他承认世上有『生而知之』者,但是,却并不认为自己是生而知之的人,而强调自己的特点是学而知之。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提出一个值得思考价值的问题

1、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告诉了我们要多学习,才能学到更多知识。

2、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人不是生出来就都懂得许多道理的,谁能没有疑惑呢?出处是唐朝文学家韩愈的《师说》。

3、《师说》是唐代文学家韩愈创作的一篇议论文。

4、文章阐说从师求学的道理,讽刺耻于相师的世态,教育了青年,起到转变风气的作用。

5、文中列举正反面的事例层层对比,反复论证,论述了从师表学习的必要性和原则,批判了当时社会上“耻学于师”的陋习,表现出非凡的勇气和斗争精神,也表现出作者不顾世俗独抒己见的精神。

6、全文篇幅虽不长,但涵义深广,论点鲜明,结构严谨,说理透彻,富有较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学而知之和生而知之的理解

1、学而知之:是指人们必须通过后天学习才能了解很多东西,这是一种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观点。

2、在此观点指导下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才能得出正确的结果。

3、生而知之:是指人一生下来就知道很多东西,人的知识是天生的。

4、这是典型的主观唯心主义认识论观点,是错误的。

声明:图文来源于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网站客服,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最新推荐